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普遍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提高,"慈善"一词逐渐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
很多企业家与富豪都有着做慈善的习惯,有的人是单纯想要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也有人是为名为利博得关注—— 其中有着"中国首富"之称的陈光标,他的举止就引发过许多人的争议。
做好事不留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因此自"有偿锦旗行为"曝光开始,高调慈善的陈光标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曾捐赠将近20亿的行为也被指为作戏。
而 冰桶挑战造假事件后,这位富豪的身影更是消失在了大众视野,那么曾经意气风发的他这几年究竟去了哪里呢?

从贫民到富豪的打拼之路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的一户极度贫困的家庭。由于兄弟姐妹众多,"饥饿"的恐惧常伴随着他的童年。甚至在长大以前,他从不知道肉的滋味。
随着一天天长大,陈光标的"入学"显然成了一个难题,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在其他同龄人还在上无忧无虑玩耍时,陈光标就开始为钱忧愁。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开始尝试着做一些的小生意。就这样,陈光标开启了第一桶资金。
那时小小的他也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因此还得到过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慢慢地,陈光标接触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广,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人"。

一直到17岁那年,陈光标在当时竟然拥有了"近万元"资产,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尤其是对一个未成年孩子来说,足以显然见 他的经商天赋。
1985年,陈光标考上南京中医药学院,顺利的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朝九晚五拿着死工资的生活并不是陈光标想要的,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 他毅然辞职开始创业。
凭着优秀的头脑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陈光标就成功创办了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有了经济支撑后,陈光标毫不吝啬的开始了慈善事业。

1996年,一次在陈光标自身经济运转不周的情况下, 他硬是咬牙拿出了3万来资助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这是他那时公司将近1/5的资产。
陈光标公司发展壮大后,恰好碰上2004年东南亚地区发生海啸,于是他第一时间拿出了 公司大部分积蓄一共300万人民币捐献出去。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
无数同胞的生命已逝去,又有无数人等待着拯救。陈光标依旧冲在抗灾第一线,又拿出了1000万的捐款以及3000多万的物资贡献出去,他的声望也随之变高。

除此之外,这些年他用资金帮助过得人数不胜数,有明面上的、也有暗地里的,所有款项林林总总汇合起来, 竟然高达2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理来说,"无限做好事"这样的人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夸赞,对于一个大手笔慈善家,任谁都不会加以指责,但陈光标却反而在这条道路上收获了一堆"骂名"。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首善”成“首骗”,消失的陈光标去哪儿了?
曾经以上头条为乐的标哥,为什么突然从大众眼前消失了? 好久没有陈光标的消息了。网上搜索他最近的消息,首先推荐的搜索是“2017年陈光标去哪儿了”。不知不觉间,这位几乎以“上头条”为乐的企业家,竟然消声灭迹 ...
陈光标,“首善”成“首骗”,消失的陈光标去哪儿了?
"捐赠留名"的慈善行为
原因就在于陈光标在做慈善慈善前,会先进行一系列仪式,以此来得到别人的瞩目。在捐款期间陈光标也非常刻意的将大堆钞票叠加,企图用巨大的数额来造成震撼的效果。
而在捐款后, 他还会要求被捐赠人给予他一面"锦旗"的回报,这是昭示着他做过慈善的纪念品。记者采访时发现,陈光标的的锦旗已经挂了整面墙,每当媒体拍摄时,他就会展示出来。
这种种行为举动,使大众印象里不求回报的"英雄"大打折扣,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感,一时间都无法接受这件事。

于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对陈光标的讨伐热潮:有人指出他 "捐款都是为作秀",实际数额并没有那么多;还有人认为是他的财务来历不明。但时至今日,这件事依旧没有确切的证据。
陈光标解释道,他之所以会进行如此高调的慈善活动, 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以此来使让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可惜的是,在那个思想不如现今开放的年代,他的说法并没有人买账。陈光标也就此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了他极其低调的生活。

直到为渐冻症患者发声的冰桶挑战开始,陈光标才又短暂的出现了一次。在挑战时, 陈光标的桶里表面是冰,下面却放上热水,他在里面待了半小时并称:"如果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他就向渐冻症患者捐赠100万。"但随后他就被人爆出属于造假,在证据确凿、万众指责的面前,他只能承认。
经过这一事件, 陈光标的名誉质疑被推到了顶峰,网友们没有就此放过他,又将陈光标的负面事件接二连三的扒出。
陈光标终于承受不住,在向家乡捐赠过"用于建设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养老中心"的最后一笔款项后, 他本人也彻底销声匿迹。

其实这种种事件本身也反映出了陈光标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若不是对他的期盼太高,大家又怎会失望呢?由始至终陈光标的出发点都没有问题,做慈善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应当,只不过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更何况追名逐利也是人之常情, 他付出的是用自己双手辛苦挣来的巨款,人们有什么立场去指责他呢?另外一点,这也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那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抛开这些来看,他还是那个被总理夸赞过的"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的慈善家。
直到他再也没出现,大家又开始回忆起他的优点来,于是网友开始搜寻陈光标的去处。

对陈光标的价值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陈光标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时,是 他在老家种地的照片,从而引起了一众网友热议。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陈光标似乎变了不少,这些年的非议对他的伤害可谓不小。
现在的返璞归真或许是一种释放吧,无论如何,目前他脸上那种由内而外的喜悦不是装出来的。
有人问他:作为一个大富豪,为什么要跑回家去当农民?陈光标对此大方承认, 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帮父母割麦子这是天经地义。
至于父母愿不愿去城里居住也与经济条件无关,这是他们的追求,并不会因为自己有钱就会生出莫名的优越感。

这还要从陈光标的童年说起,他小时候的那段贫穷日子一般人无法想象,甚至他的兄弟姐妹都因此饿死,这让他开始发愤图强,从而铸就了如今的他。对于陈光标来说,可以高调生活, 但做人永远不能忘本。
于是在他有能力帮助他人后,他每年都会坚持做慈善。现在千帆过尽过后的他,反而更加明白慈善的意义, 他依然进行着捐赠事业,却很少再高调的让人发现。
不可置否的是,陈光标是一个好人,哪怕他做过错的事。这个世界很复杂,并不是非黑即白,老好人与伪君子之间也只相隔着一道界限。
在道德范围内来说,陈光标并没有越界,他没有过伤天害理的事情,相反还做了许多好事,这些好已经足够抵消所有的坏。

一个人只要肯尽心尽力做好事,就是可取的,是值得鼓励的。没有一件事是既定的标准,也没有人规定做慈善必须要匿名。
最起码从本质上,那些被帮助者实实在在获得了收益,而陈光标也承诺:在死亡后所有财产将捐赠给社会。将自己创造的财富都用在陌生人身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勇气,他们应该感谢捐赠者,毕竟那些物质来源从不是键盘侠所给予的。
人无完人,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一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否定他的全部, 毕竟这个人拥有的成就也不是空穴来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一个聪明人该做的事情。

长期以来,我们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正人君子"必须要严格按照一套既定的规则与模板,否则就会被认为"沽名钓誉。"历史在变革,时代也在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了反思自我,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值得庆幸的。
人们终会明白,很多情况下好的过程并不一定能带来正面的结果,同样好的结果过程也可能不尽人意。
何必要去抓住那些小的坏处呢,只要没有作奸犯科, 只要能把具体行为落实到慈善上,那这个人,就是值得尊敬的。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陈光标:做慈善累计捐款超20亿,因行事高调被网友称:居心叵测
陈光标陈光标,一位备受争议的慈善家,他那高调的慈善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陈光标虽然高调,但是至少他确确实实做了不少实事,而不像一些企业家,表面上是慈善家,暗地里手上却不知沾染了多 ...
陈光标,陈光标:做慈善累计捐款超20亿,因行事高调被网友称:居心叵测
标签: 陈光标 到底是高调作秀 还是真心慈善?细数& #34 中国首善& 陈光标的功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