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小红书宣布响应“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行动,正式起诉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后者长期从事“代写代发”种草笔记业务,涉嫌不正当竞争的同时,也伤害用户利益。此次小红书再封禁包含6家线下商户在内13个品牌。近一个月,小红书三轮治理累计封禁了81个品牌及线下机构,处理相关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治理范畴覆盖至整个“代写代发”灰产链的上中下游,从有虚假种草的需求方,到提供虚假种草服务的外部MCN机构平台。
被封禁的品牌在小红书搜索结果页面仅展示“该品牌涉嫌违规营销,相关内容不予展示”的提示。对此,小红书“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只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治标不治本,因此需要截断上游品牌‘代写代发’的需求,才能从根本打击到这个灰产链。”因为种草心智强,小红书被不少品牌盯上。通过外部中介机构或者平台,品牌以产品/服务置换或现金的方式寻找大量素人,在平台铺设违规营销的内容。
只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治标不治本,需要截断上游品牌‘代写代发’的需求,才能从根本打击到这个灰产链。这次,距离上次的第二期治理,仅有14天,也就是两周的时间,回顾第一轮和第二轮治理——去年12月16日,小红书平台启动了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首批共计29个品牌因涉嫌虚假营销被封禁。可以明确看到这些品牌不仅包含了一些当下风头正劲的新消费品牌,也包括了一些传统的大牌。可见小红书本次的治理专项属于不分品牌大小,一视同仁。今年1月5日,小红书再次对一些“虚假营销”品牌和“违规营销主体”进行了精准打击。从视觉观感上来看,这次封禁的品牌中,新消费品牌也不在少数,这回更是民营医美成片打击,包括医美相关的产品也是一样。截止2022年1月19日,小红书已累计封禁品牌81个,而且,不分大品牌和小品牌,无差别打击。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在1月初小红书联合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举办的“网络生态治理”行业研讨会上介绍,网络黑灰产产业链有三个主要环节,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分工:首先是需求方,希望借助黑灰产为其刷单实现流量造假。其次是承接需求的第三方代运营机构,比如刷单公司。最后是,领取类似“刷单”、“刷好评”任务的大量分散参与者。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2022飞旺辣条小红书品牌营销方案
在新媒体浪潮里不断有新品牌涌现,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网红品牌”。我们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的网红品牌都是利用新媒体的巨大能量,基于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搭载商超平台和电商平台进行卖货,同时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
小红书,2022飞旺辣条小红书品牌营销方案
一定程度上,封禁品牌会让行业的虚假营销笔记降到很低的程度——“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但是要想彻底打击灰色产业链,只有这种策略还是不够的,因为品牌面临“中介”“虚假营销平台”的诱惑,因为只有更低价格的铺量,无论是否有效,无论对品牌是否有益,品牌在面对利益面前,还是忍不住。所以才有了这次小红书正式对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提起诉讼,并申诉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小红书平台虚假种草治理。
根据媒体报道,这一“代写代发”的黑灰产链路通常为:品牌或承接品牌方需求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红通告”、“微媒通告”、“番茄通告”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接单中介平台,以实体商品/服务或0-1000元不等的现金,大量有偿招募素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大众点评上生产内容。这些在通告平台上招募素人的机构,一般为品牌方,或者是以成宝、南京贻贝为代表的代理品牌营销需求的MCN机构。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这块的立法立规,将相应的罪名特定化。”薛军认为,治理需要把生态链、产业链、利益链弄清楚,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如果只聚焦其中一段,上下游的问题不解决,问题很难有效根治。同时,薛军认为,违规营销等问题需要行业联动,各个平台对黑灰产的代运营平台、中介机构进行共同打击、治理。
(来源:消费日报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最全攻略 | 解读如何利用小红书推广更有效
去年一家法国顶级珠宝品牌做了一个小调查。要求全国各地的店铺(总共不到十家)询问前来刷卡买珠宝的客人:“您是怎样知道我们新品的?”结果很意外,店铺收集来的反馈,90%提到了——“小红书”。2018年5月,小红书 ...
小红书,最全攻略 | 解读如何利用小红书推广更有效
标签: 小红书 小红书第三轮虚假种草治理 还社区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