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询问:即大量企业、操作公众帐号的朋友会问,内容究竟是和自己企业、行业相关最好,还是放鸡汤、搞笑、轻松的内容OK?这个问题别笑,很多企业其实很困惑这一点,后者显然能带来更多阅读数据,让不擅长微信运营的企业觉得舒服一点。只是,这个要怎么回应好?
二是数据本身,在上一篇分析活动运营的文章中,尽管我们强调了小团队利用H5、利用小活动快速测试市场的重要性,但那组数据依旧暗指了一个结论,即转化的比例没有想象中高,千万PV才转化5000+新订阅用户,虽然低成本获得,但和实际覆盖的用户数相比,依旧有巨大的提振空间。
也似乎,第二个数据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数据上显示: 在内容即服务的社交网络领域,专业对应的内容更加具有粘着力,如果能够用轻松好玩的方式演绎,那么会具备更强的病毒扩散性。因此,在这个思考之上,过往我们更多建议企业,以自身服务出发。
更多数据和案例依旧是回答疑问的最好方式。另一些数据对答案和思考做了更多延展和补充。对,数据来自地方微信大号,即垂直的地域微信帐号。我们也需要更多角度和数据来继续问答企业的问题。
以下数据来自 南宁圈(微信号:nnarea),当地微信大号。
这是自2014年8月至今的阅读曲线。当然,蓝绿两根线之间的距离,表明单个用户消费阅读的内容多少,类似解读我在其他系列文章中讲过,这里先不展开。可以查看其他系列文章就好(下面也列了出来)。
如果仅看这两条基础数据线,分外熟悉。因为在社交网络中,几乎99%以上(武断一点,肉眼观察得出的结论,当然,我们也真的看了足够足够多。)的曲线都是类似特点,即缓慢走高,看似增长不明显,但当拉长到以年、半年为周期观察时,提升趋势就非常明显了。
我们将这种曲线称为 “积累曲线”。意思是说:大部分企业和应用、服务,都是逐渐积累上扬,一是因为扎实的服务会让用户逐渐聚拢起来,二是用户和企业在社交网络中都在互相熟悉。这些都需要时间。
再放一张类似的以年度为周期的曲线,就会看的更加明显:
这张图不是微信的,也不是微信大号的,是出现在 《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中,典型的积累曲线,来自腾讯微博开放平台。
绝大部分合作伙伴,在社交网络中其实都会划出这样的曲线,不管微博、微信。直到某一天突然达到爆发点,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上去后再也难下跌。这是用户对企业和服务的认可。
这样的曲线,不仅是社交网络,其实在百度和阿里的淘宝家也类似。都需要经过长期对环境和平台适应、企业和用户之间互相提升。
这两家将这种曲线前面的积累阶段,称为 静默期,或者 适应期。上述这张图中,这家公司才花了三个月时间积累就实现了爆发,真是不错。现实世界中,很多企业从微博爆发、微信爆发时就进入了,迄今还在静默期中徘徊。不是别的原因,正是提供的服务不适应社交网络的缘故。
这句话表明了一个美好的事实:
如果你拉出自己的曲线,不管是从不同社交网络中获得的点击回流、下载购买,还是公众帐号中获得的阅读访问、分享转发等,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如一年、两年), 如果一直处在不断上升的通道内,那么,多半表明企业已经走在了良性发展轨道中。增长越快,越是用户对企业的认可与响应。
也表明了另一个残酷的事实:
太多企业根本越不过社交引爆点。如淘宝中大部分小店是亏损一样。他们更多会一直停留在静默期阶段。一直。
这是南宁圈拉出的以月为单位的分享转发曲线。
类似积累曲线中,如刚才看到的系列3张曲线图,会常见一次两次三次引爆小高潮。即某些时间点,某些文章特别高亢,带来了很好的分享扩散。这是日常每篇文章、每次活动所天然具备的扩散力。但特别高亢时,就会像病毒流行一样, 在短时间内穿透特定人群,带来一次大的用户新增和阅读新增。次数多了,就在一个新高度上再也跌不下来。
在刚才所述积累曲线中,如果看积累曲线足够多,足够多,会看到一些企业实际上不断充斥着这种突然陡起的尖刺一样的爆发曲线,要么是来自各类运营活动、商务合作,或者是刚才所说的扩散力特别强劲,以至于达到病毒级扩散的优质内容在发生作用。这些小爆发,会利于快速拉升积累曲线,并帮助自己尽快达到一个更高的数据位置。
这时,暂时不讨论如何实现这些,因为,一整本 《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都在讲述的如何优化、提振积累曲线,并铺垫好爆发的基础。而即将出版的第二本新书 《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则将一进入微信和社交网络,就直接引爆的案例及后台数据大部分抽取而出,做了关于如何即时引爆的深度分析。阅读比这篇文章将要系统、深入的多。快去买一本看。
回到曲线中去,在近一个月中,有两次异常的分享小高潮。第一次(5月8日),进入到 南宁圈(微信号:nnarea)中去,发现来自一篇本地的地理介绍的文章,渗透着自豪感,第二个高峰(5月12日、13日),来自一篇轻松的小文章,也就是下面这篇。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微信运营大揭秘
开门见山来说说微信运营!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目的——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就是为了给自己的账号带来新的粉丝。具体的做法可如下:可以根据制造具有传播性的话题,或者具有分享意义的活动;也可以是根据时 ...
微信营销,微信运营大揭秘
在此间,我们还看到更多关于地方性内容在特定人群的分享爆发,都是因为内容击中了这个地域人群的情感需求,如一篇“当我们老了,就回永新乡下,种菜养狗,看夕阳西下”的文章,在永新离乡打工人群中流传。和南宁圈第一篇转发高潮的文章极其类似。
这些都隐约指向了开篇的结论,即 “如果能够用轻松好玩的方式演绎专业内容,那么会具备更强的病毒扩散性。”持续向上的积累曲线,赖于这些对应人群的基础内容。不断偶发引爆的内容,也同样来自这些对应人群的基础内容。
实际上,在6月底即将出版的新书 《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中,我将这点总结为:
鼓励用户用更少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操作动作),获得更为愉悦的体验,是带来社交引爆的一个基础前提。因此,即使我们无法推测引爆何时到来,但掌握这些规律,能尽快促发引爆,及促发更多引爆。
这是我的关于优秀微信大号的 系列分析文章之十,前九篇文章如下,预计未来还会继续。( 查看“徐志斌和社交红利”(帐号:shejiaohongli)历史文章)能够看到他们:
第一篇::“150万用户的公众帐号,后台数据究竟咋样?今天我们就看一个”
第二篇:“45万大服务号能做到这么高阅读量?赶紧打开它后台看看”
第三篇:“200万超大微信号的后台数据,释放出这些关键运营信息”
第四篇:“这个微信大号用户重度运营,10万分享带走90万阅读,但你学不会。”
第五篇:“一篇微信文章吸卷3千万+阅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第六篇:“40万财经大号教会我们两个诀窍 可惜大部分人没意识到”
第七篇:“小帐号拿下百万阅读 一人看10篇文章命中的大趋势是什么”
第八篇:“24小时收入千万,这个帐号是怎么展开活动运营的?”
第九篇:“2人小团队打爆微信大活动,千万PV和200万用户,他们做了些啥?”
第十篇:“3张图背后的微信帐号运营技 日常内容中怎么潜埋下引爆点”
南宁圈的推送习惯,和上述系列文章中提到的帐号类似,即习惯性推送满8篇。本地信息和一些其他的轻松搞笑信息杂处,只是头条多半是本地信息。其中,第一篇多半占去一般30%-40%左右阅读量。
再和其他地方优秀的地域微信帐号了解时,发现这个情况比较普遍,许多帐号并不单纯推送自己本地的内容,而是会分为一半本地内容,一半轻松搞笑的内容。
因此再度回到开篇的疑惑中去:这些不相关的轻松搞笑内容,需要还是不需要?我们再从其他地方大号中看看数据对比。这家大号匿去了自己的名字,他有自己的担心。理解。先看数据:
一口气看下来几天的内容下来,这是特定时间内,大图文章和其他文章的数据对比。暂时忽略掉标题吧,未来我会用一篇深度文章阐述微信标题的分析和研究。反正这个分析已经做完了,也写在了新书 《社交红利2.0:即时引爆》中。
上面截图,无法明确地区分出,本地信息和轻松搞笑信息的数据上的差异。各有优劣。实际上,和一些地方微信大号的沟通中,他们也多提到,本地信息和轻松搞笑信息基本是对半贡献阅读和分享。
但再细看这些轻松搞笑的信息,及进入到那个帐号中去,我们会看到,贡献了近半分享和阅读的轻松搞笑信息,依旧以不分地域的娱乐类、实用类信息为主。娱乐类信息,就理解为 “廉价娱乐”就好。而实用类信息,看看上图中那篇“不要体罚孩子”信息的数据截图能明白。
其实,如果再对比查看行业类垂直微信帐号的数据截图,能看的更为清晰,不过,篇幅所限,就不再做加法了。说到这里时,对,纯粹的鸡汤、搞笑文,有时有数据而无价值。在直接的沟通中,越来越多帐号运营者不断就加大本地信息、行业垂直内容的比重,而减弱轻松搞笑文信息。
如果将这些内容和数据再度混合思考一下,发现另一个困扰企业的基础问题也会被解决:
用户越来越不活跃。过往文章都正视了一个问题,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在社交网路中越来越“懒”,高度依赖好友分享,主动打开和阅读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实际上,小引爆会再度完成特定人群的穿透。这些小引爆的来源,或许是一次活动运营,一次对应了特定人群需求的文章等。
但如果有扩散有数据,而无转化,表明是内容选择错了。不是目标人群需要的东西,扩散发生在别处。因此,我们或能理解:
第一, “如果能够用轻松好玩的方式演绎专业内容,那么会具备更强的病毒扩散性。”最好不过。哪怕内容少发那么些篇。如果专业且轻松的内容无法持续供给,那么尽量做到第二点:
第二:即使不得已释放其他轻松搞笑的内容,也是对目标人群有帮助的内容,而不是毫不相关。
后续计划中,还将再有数篇优秀微信帐号的内部数据分析文章。如果您还想了解什么方面的信息,或者自己的微信公众帐号中,也有一些非常得意的数据与案例,不妨马上发给 公众帐号“徐志斌和社交红利”(帐号:shejiaohongli),因为高手们在一起,脑洞才能开到更大!
顺便,打赏一下?打赏能激发出更多原创一手好文章!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教你如何通过这3大手段运营个人微信号,提升粉丝互动
第一计:打造个人形象,第一人称朋友圈拉近距离① 尽量用第一人称发朋友圈,口语化地讲述自己试用的感受,并添加照片视频,在评论里附上商品购买链接;② 根据人设发一些生活化的非导购内容,比如和家人的周末生活, ...
微信营销,教你如何通过这3大手段运营个人微信号,提升粉丝互动
标签: 微信营销 3张图背后的微信帐号运营技 日常内容中怎么潜埋下引爆点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